陈茂君|“桥头三嫩”的“嫩”——《食话实说》之十
△ “桥头三嫩”谢信元师傅炒猪肝
“桥头三嫩”的“嫩”
——《食话实说》之十
陈茂君
近年,有外地媒体来自贡采访盐帮菜的,如央视十频道“味•道”、深圳卫视、旅游卫视、《四川烹饪》杂志等;美食家、“舌尖上的中国”美食顾问董克平,《四川烹饪》总编王旭东,美食纪录片《搜鲜记》总策划总领队、搜狐吃货自媒体联盟执行秘书长王老虎,四川烹饪专科学校教授尹敏,成都美食家刘德跃,著名的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等,来自贡考察盐帮菜;以及北京、上海以及省内地市业内人士来考察自贡盐帮菜时,我几乎都要推荐“桥头三嫩”给他们。为什么呢?因为“桥头三嫩”体现了自贡盐帮菜传统“小炒”技法。自贡盐帮菜长于小煎、小炒、干煸、干烧技法,这是自贡盐帮菜的看家本领之一,是拿得出手的好东西,具有核心竞争力。
△ 从左至右:王旭东总编、谢信元师傅、本文作者陈茂君、英国作家扶霞、“桥头三嫩”大堂经理小林、成都美食家刘德跃。
所谓“炒”,就是将食物原料放入锅中加热并随时翻动使之成熟的一种烹制方法,适用于对经过加工处理的丝、丁、片、末、泥等小型原料的烹制。按热传递介质分,有贴锅炒、沙炒、盐炒、油炒等;按对菜肴质地的要求分,有生炒、熟炒、小炒和软炒等。“炒”的热传递介质多为油脂。
“炒”这种烹饪技法,离不开火、锅和油脂。
△ “桥头三嫩”谢信元师傅在炒“三嫩”
春秋战国时期,我国“炒”的物质条件已大体具备:有薄的铜锅、锋利的铜刀,有动物油脂,加之厨师刀工精湛,已能将肉类切成细丝、薄片,只要火大一些,“炒菜”也就可以制作出来了。只是缺少明确的文字记载。
战国时期,我国冶铁技术开始成熟。到汉代,随着冶铁工艺的成熟与普及,铁锅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。日本学者蓧田统认为:“像今天中国烹饪那样使用高温油炒、炸或者用油炒后再加工成食品的技术。这样近代的烹饪技术,还是在冶铁业进一步发展,铁制品向一般民众的厨房普及以后,才逐渐形成的。《齐民要术》时期刚刚见到它的萌芽。”(《中国食物史》中译本第41页,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1月版)也就是说,“炒”这种烹饪技法,6世纪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。
《齐民要术》中有“炒鸡子法”:“(鸡蛋)打破着铜铛中,搅令黄白相杂。细擘葱白,下盐米、浑豉,麻油炒之,甚香美。” 这与我们今天的“炒鸡蛋”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,但是是用“麻油”炒的。只有当铁锅进入寻常百姓家,并且有了南北方都易种植、产量高的菜籽油后,“炒”这种烹饪技法,才能大规模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厨房,生产出千变万化的“炒菜”来,丰富我们的日常餐桌,满足我们的饮食文化审美。
随着唐代普遍使用油菜籽榨油,唐宋之后,炒法在史籍上出现频率日渐增多。
唐代初春吃的“五生盘”,系用羊、牛、兔、熊、鹿肉片清炒至熟,然后切成细条,加入作料拌食。
北宋时期,更是出现了许多以“炒”命名的菜肴,《东京梦华录》《梦粱录》《武林旧事》等书里就记载有“生炒肺”“炒蟹”“炒蛤蜊”“炒鸡”“炒兔”“炒羊”“南炒鳝”等。
元代有“川炒鸡”(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)“炒鹌鹑”(《饮膳正要》)的记载。
清代,《食宪鸿秘》《随园食单》《醒园录》《调鼎集》等书中,记载有炒腰子、炒肉丝、炒肉片、炒鸡片、生炒甲鱼、酱炒甲鱼、炒鳝鱼、炒虾仁、炒青鱼片、炒银鱼、“鲨翅”“制鲍鱼”等。单《调鼎集》中提到的炒菜就有数十种,如炒茭白、炒莴苣、炒豌豆头、炒荠菜、炒春笋、炒冬笋丁、炒黄雀、炒鸡血、炒鸭舌等。
炒菜可荤可素,也可以荤素合炒,少量的肉配上较多的疏菜就可制成一个菜,简单且易于操作,也符合我国“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(《内经•素问》)的饮食营养卫生理论,丰富了尔等寻常百姓家日常佐餐下饭的美味佳肴,实在是我国对于世界烹饪的一个重要贡献。
“小炒”又叫“随炒”,为川菜烹制中最有特点、运用最广的一种炒法。最能体现川菜烹制中小锅单炒,不过油,不换锅,临时对汁,急火短炒,一锅成菜的特殊风格。常见的小炒美味有鱼香肉丝、宫保鸡丁、家常羊肉、芹黄牛肉丝、炒猪肝、炒腰花、炒肚头、青椒炒肉丝、青椒炒皮蛋、炒肉片、双椒炒鸡枞、炒银芽、炒豌豆尖等一大批可荤可素、荤素搭配的家常菜肴。若炒银芽、豌豆尖等较长材质时,自贡盐帮菜厨师就不用锅铲翻炒,而是改用竹筷,这样更方便急火短炒时的翻动。
自贡市桥头镇建于清初,康熙五十八年(1719)设桥头铺,乾隆年间废除,道光后兴集市,仍沿用桥头铺旧名。荣州为加强边区管辖,于道光初年建旭水河桥(今桥头大桥)。该桥为三孔石拱桥,桥面宽8米、长50米,桥正礅中心有治水龙头。该桥建成后,各集市商家纷纷将店铺东迁至新桥一则,使整个集市东移1公里,形成现址。1940年建立桥头乡,1995年撤乡并镇至今,属贡井区管辖。桥头镇距自贡市区15公里。
△ 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上的“桥头三嫩”餐馆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厨师谢全志带着三个儿子在桥头镇上开有一家小餐馆,其中炒猪肝、炒腰花、炒肚头受到食客欢迎,被誉为“桥头三嫩”,引得市区“好吃嘴”们纷纷驱车前往,以一尝“三嫩”为快。后来,三个儿子各立门户,都以“桥头三嫩”为标榜,开有小餐馆。老大谢信元这家为“车站饭店•桥头三嫩”。2014年,“桥头三嫩”批准为注册商标。
“桥头三嫩”,主料为猪肝、腰花、肚头;辅料就大葱、韭黄;调料就盐、豆瓣酱、碎泡海椒、碎干辣椒、花椒、姜粒、蒜粒、水芡粉。烹饪技法也一样,小炒。最初朋友带我去吃过几次后,二十多年来,每次去吃“桥头三嫩”,我都是奔谢信元师傅这家,每次推荐给媒体、美食家和业内考察人员,也是推荐谢信元师傅这家。
△ “桥头三嫩”的主料、辅料、调料
猪肝切薄片、腰花切麦穗状、肚头切丁,各自码水芡粉,其他辅料、调料随意勾来倒在一个二碗里。
升起猛火,油热冒烟,将猪肝倒进热油里,划拉三五下,迅速将碗里的辅料、调料倒进锅里,三五铲后立即将锅移离大火,一手执锅耳一手持锅铲,上下来回翻炒倒腾几下,立即装盘上桌。八九秒成菜,真有“多一铲则柴,少一铲则生”之慨啊,各位美食家们自是感叹不已。我忽然想起清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中,记有家厨王小余关于火候的一段妙论:“熟物之法,最重火候。能知火候而谨伺之,则几于道矣”。谢信元师傅几十年来,“知火候而谨伺之”,道矣。
入嘴,肝片爽滑嫩香、腰花醇香嫩鲜、肚头馥郁嫩脆。王老虎撰文赞曰:“特别腰花一味,与老虎家乡鲁菜名菜爆炒腰花比较,不论味型,单说滑嫩程度,亦不逞多让。”女作家扶霞拍摄完炒菜过程后,顾不得斯文,脱了鞋,站在坐凳上,选择最佳位置,对着摆上桌的“三嫩”,一阵狂拍。看来,虽然地处乡镇,却能在美食如云的自贡饮食江湖立足三十多年,“桥头三嫩”确非浪得虚名。
△ 从左至右:王老虎、董克平、徐伯春、尹敏,在拍摄“桥头三嫩”。
当然,“桥头三嫩”味觉上还有提升的空间,比如,辅料中加入自贡特有的仔姜、鲜椒,味觉的层次或许会丰富许多。
△ 著名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采访“桥头三嫩”以及她的美食专著《鱼翅与花椒》
听说市内也有店名“桥头三嫩”的,“桥头三嫩”是谢师傅的注册商标,应该是只此一家吧。所以,要真正欣赏到自贡盐帮菜“小炒”技艺、品尝到真正的“桥头三嫩”,还是要到贡井区桥头小镇,找谢信元师傅去。
图片:源于作者及南湖雅集
相关阅读:
【版权声明】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为传播而发,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,会第一时间处理,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。